新闻中心
5月14日,九天微星与投资方完成2.7亿元B轮交割。本轮融资由航空工业中航资本旗下基金中航产投、北京国富资本联合领投,是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后该行业的首个重大融资进展。
资金将用于在河北唐山和四川宜宾分别建设互联网卫星平台、载荷自动化产线,同时强化宽带通信系统研发能力,加速地面终端产品投产。
互联网卫星在轨效果图
九天微星创始人兼CEO谢涛表示,受“新基建”政策催化,未来3~5年,国内的互联网卫星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百公斤以上通信卫星的批量化生产将成为行业刚需,地面终端及应用市场蓄势待发。
“基于长期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储备,我们提前预判这一趋势并明确自身定位,把握住了关键机遇。”谢涛表示,“公司2020年的主要目标,一是依据国家需要,做好互联网卫星的研制,二是以此为基础打造平台及载荷的智能制造产线”。
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定位为小卫星全产业链服务商。2017年起,在预研百公斤级卫星“瓢虫一号”的同时,公司先行启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终端研发,与多个行业头部机构建立卫星互联网示范应用合作。2018年,九天微星两次发射共8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率先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轨交付、天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两大主营业务。同年,拆分旗下航天教育业务,交由全资子公司九天未来独立运营。2019年,九天微星全年营收规模近1亿元。
九天微星2017年底启动了卫星智能制造产线的方案论证。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表示,即将落地唐山市的脉动式卫星智能制造产线,借鉴飞机、汽车行业的生产理念,通过生产流程再造实现降本增效。一期产线预计2020年底左右建成,届时将具备年均100颗左右的生产能力,可为政府及企业客户快速交付50~500公斤级卫星。
上一篇:中国航天不必羡慕SpaceX
9月15日 22:05:51-22:07:51 ,九天微星&36氪通过“瓢虫一号”卫星发射出一封来自氪星的密电,上演了一场科技而浪漫的星河闪烁。
2020年9月1日,对于九天微星,对于国内民营卫星制造企业来说,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日子。在这一天,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智能卫星工厂在唐山市路南区城南经济开发区正式奠基。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之后,首个落地建设民营卫星制造工厂,也有幸成为河北省重点工程之一。
2022年8月18日,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2年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盛大启幕!本次高峰论坛以“空天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示空天信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9日,青岛市市南区王锋书记一行莅临九天微星指导工作。九天微星董事长谢涛,九天微星合伙人兼总裁小鹿林子,九天微星卫星总师雪亚林,九天微星总师于洋,九天微星副总裁郭欣,九天微星副总裁赵亮等公司高层领导全程陪同参观。
6月29日,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辉,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洪武强等领导一行莅临九天微星考察交流。九天微星总裁兼九天未来副董事长小鹿林子,九天微星副总裁王佳伟等公司高层领导全程陪同。
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区域布局、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产业生态、行业管理能力、网络安全和应急保障四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这也将是“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方向。
谢涛:首先要“活下去”;其次则是把“一纵一横”产业布局做实。
当前五年,是卫星互联网的基建阶段。我们希望能够像华为一样,成为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
5G已至,6G并不遥远。我们希望与中国商业航天的伙伴们一道,用划时代的卫星硬科技创新,塑造更加智慧美好的人类未来。
商业航天想要走得更远,需要产业各环节切换到客户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