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9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卫星互联网企业九天微星方面获悉,其研发制造基地——智能卫星工厂在唐山市路南区正式开工。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之后,公司首个落地建设的重大项目。
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定位为小卫星全产业链服务商。2018年,九天微星两次发射共8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率先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轨交付、天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两大主营业务流程。
九天微星方面表示,唐山卫星工厂将于2021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记者了解到,唐山卫星工厂引入AGV机器人和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软硬件,可确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批量化生产50~500公斤级卫星。
此外,记者获悉,除落地唐山的卫星工厂之外,在四川宜宾市政府支持下,九天微星正在宜宾筹建卫星载荷工厂。
事实上,近年来,各大公司布局卫星互联网方兴未艾,就连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计划抢占“蓝海”。2015年,Google投资SpaceX公司布局卫星互联网;2019年,Amazon推出“Kuiper”全球卫星宽带服务,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发射3236颗卫星。除此之外,波音、空客、三星等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展低轨通信卫星系统的研发工作。
企业在卫星互联网领域频频布局,源于巨大的市场空间。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日前发布的2020年卫星产业年度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整体太空经济增至3660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了1.7%。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划定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业界认为,这标志着2020年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同时商业航天发展的分水岭因此形成,行业发展也从“游击战”转为“阵地战”。
卫星需求的增长必然带来生产模式和产业链的变化。有卫星互联网专家对记者表示,卫星批量化生产是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关键,针对我国卫星产能相对不足的现状,卫星工厂模式是满足行业刚需的必然选择。卫星研制生产周期也将从传统的30个月缩短到数周或数天时间。
每经记者 张虹蕾
9月15日 22:05:51-22:07:51 ,九天微星&36氪通过“瓢虫一号”卫星发射出一封来自氪星的密电,上演了一场科技而浪漫的星河闪烁。
2020年9月1日,对于九天微星,对于国内民营卫星制造企业来说,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日子。在这一天,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智能卫星工厂在唐山市路南区城南经济开发区正式奠基。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之后,首个落地建设民营卫星制造工厂,也有幸成为河北省重点工程之一。
2022年8月18日,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2年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盛大启幕!本次高峰论坛以“空天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示空天信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9日,青岛市市南区王锋书记一行莅临九天微星指导工作。九天微星董事长谢涛,九天微星合伙人兼总裁小鹿林子,九天微星卫星总师雪亚林,九天微星总师于洋,九天微星副总裁郭欣,九天微星副总裁赵亮等公司高层领导全程陪同参观。
6月29日,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辉,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洪武强等领导一行莅临九天微星考察交流。九天微星总裁兼九天未来副董事长小鹿林子,九天微星副总裁王佳伟等公司高层领导全程陪同。
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区域布局、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产业生态、行业管理能力、网络安全和应急保障四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这也将是“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方向。
谢涛:首先要“活下去”;其次则是把“一纵一横”产业布局做实。
当前五年,是卫星互联网的基建阶段。我们希望能够像华为一样,成为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
5G已至,6G并不遥远。我们希望与中国商业航天的伙伴们一道,用划时代的卫星硬科技创新,塑造更加智慧美好的人类未来。
商业航天想要走得更远,需要产业各环节切换到客户思维。